当前位置:BL耽美>情欲小说>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>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64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64(2 / 3)

子束蒸发镀膜到涡扇10g上面走了一圈之后,就具备了相同的特性。”

“换句话说,不是606所和航空材料研究院在测试过程中做的项目不够全面,而是那时候的材料本身就不具备这样的性质……”

栗亚波闻言双眼一亮:

“如果是这样,那或许可以尝试利用类似扰动-耗散定理和格林函数法的手段,计算来自一维金属-电介质周期堆迭结构的热发射水平,进而从微观层面实现对这种……或者这类材料的功能设计?”

“原理上是这样,不过具体到算法层面,可能还需要进行很多优化。”

常浩南回答道:

“这部分工作由我来完成,你先去验证我的另外一个猜想。”

本来已经准备起身的栗亚波重新坐回了位置上:

“您说。”

“这种材料应该是涂在尾喷口过渡段表面的,换句话说就是在等离子体的下面,但仍然会对其它方向的红外信号传播产生影响……这绝对不是单纯发射率低或者吸收能力强就能解释的。”

栗亚波虽然也是航空专业出身,但从读博士开始就没怎么再接触过飞机设计了,所以刚才根本没往这块去想。

现在被常浩南这么一提醒,也终于回过味来。

“那您的意思是……”

常浩南手指在桌面上轻点两下:

“我怀疑这种材料可能有负的折射率,导致与它相关的光学传播路径跟一般介质完全不同……”

准备送一份大礼

常浩南的推测引来栗亚波的一阵沉默。

大约半分钟后,他才退出思考状态,并开口道:

“我记得几年……应该是十几年前,就已经有人在微波频段实现了负折射……”

前者满意地点点头:

“不错……严格来说是十三年前,不过实现的方法比较投机取巧,是用透波能力很强的木质材料为基体,内部周期性排列的金属条和有一个开口的c型金属谐振环,让微波在这些结构中进行受控反射,本质上相当于把微波引入一个迷宫,从而在宏观层面上体现出负折射的效果,跟我们现在研究的均质材料完全不是一个概念。”

听到这里,栗亚波的眼神中浮现出了几分期待:

“折射率测试起来倒是不难,如果一种材料是负折射率,那么它界面两端的入射和折射光就会位于法线同一侧,而不像常规材料那样位于法线两侧,唯一的问题可能是这种金属基涂料的透光率太差,需要把试样做到很薄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……

hdk305涂层材料在涡扇10g上的用量不超过05,放在整架歼20上更是连千分之一都不到,而且并不影响飞行安全。

更何况,2001号机上面安装的动力还是老型号涡扇10a,更是与新材料完全无关。

因此,以之为出发点的一系列风波并没有对歼20的测试安排产生影响。

首飞之前的各项准备仍然在按部就班地推进当中。

直到临近春节,随着一支美国国防部代表团出访行程的最终确定,上级也最终下达了允许开始外场测试,并在2月下旬择机进行首飞的命令。

寂静已久的黄田坝机场,也终于再一次热闹起来。

2009年1月23日。

1号总装车间深处,被迷彩防雨布把机头和座舱部分包裹起来的2001号机正在褪去最后一层保护,准备向世人展现自己窈窕而优雅的身姿。

车间门口处,杨伟和刘永全注视着技术人员揭开座舱盖罩布,并取下进气道和尾喷口处的盖板,动作所扬起的细小尘埃正在天花板照灯投下的光束中摇曳起舞。

一名被没收了鱼眼镜头的摄影师正蹲在旁边,准备用镜头记录飞机出厂瞬间的场面。

“我觉得除了技术以外,在宣传层面也应该学一下美国人。”

前者突然开口道:

“这灯火通明的,拍照的时候难免要把车间里面这些管道线缆还有设备之类纳入进去,不利于保密不说,背景乱糟糟的也不好看,但要是把泛光灯都给关掉,背景弄成比较暗的环境,然后用射灯咔咔投下来几个光柱照到飞机身上,再带点角度,那效果肯定比现在强多了……”

“嗯……”

刘永全附和着点了点头,但敷衍意味十足,显然心思并不在这件事上面:

“我说老杨,气象预报说今天云底高只有300米,做外场测试真没问题么?”

因为没怎么经历过这种事情,所以他其实比对方更担心安全问题。

杨韦闻言一愣,然后笑着摇摇头,宽慰道:

“云底高度确实偏低,但能见度还算不错,而且今天既不起飞也不滑跑,只是让飞行员适应一下外场环境,加上进行座舱内启动测试而已……飞机本身是不会靠自主动力活动的,放心好了。”

与此同时,2001号机的全动鸭翼和垂直尾翼开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