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,争当纳税先锋,就是最好的讨好方式。
&esp;&esp;仅仅一个月时间,户部传来喜讯,当年纳税的总额达五亿两白银,把姬广震惊得原地久久动不得……
&esp;&esp;需要知道,在姬商治国的八年间,每年直接入国库的收入从未超过一亿两白银,而他,五月二十日登基,半年时间,国库收入翻了五倍!
&esp;&esp;手里有钱,心里有底,姬广一声令下,前期发行的国债允许自由兑现!
&esp;&esp;这下,又打开了另一扇大门。
&esp;&esp;什么大门?
&esp;&esp;金融之门!
&esp;&esp;金融最怕的是信心崩塌,前期大苍发行国债,说实话那些钱庄也好,大老板也罢,是有担忧的,自古以来,官场借钱最是不好讨,国债是皇帝借的钱,如果不还你怎么办?你能上金殿要账么?所以,明着不敢拒绝,暗地里还是存有戒心的,他们的应对措施就是:你以国债购物,我抬高价格,你愿意接受就接受,不接受一拍两散。
&esp;&esp;这种畸形的市场价格体系,随着姬广一道指令而灰飞烟灭。
&esp;&esp;国债可以自由兑现!
&esp;&esp;不但还本,而且付息!
&esp;&esp;那么,谁还拒绝国债?那些手头有国债的人,不慌了,反而不急着兑现了,国债购物开始与等量白银同步了,而且因其体量轻,便于计算,得到了更多商户的青睐,国债这张纸渐渐朝着纸币的方向大步前行,整个社会货币流通充足,各行各业全部激活。
&esp;&esp;商业,林苏国策中最重要的一环,也彻底激活。
&esp;&esp;以前做生意,看的是官府脸色,商人不知道税制,不知道哪个环节突然遭遇灭顶之灾,所以做生意的热情受挫,现在税制明明白白地出台,法律摆在那里,各级官府取消一切拦路收费,取消一切拍脑袋的收费,商人安心了,做生意的激情持续高涨,而林家办厂的经验也被大量家族借鉴,开始办各种各样的厂家、作坊。
&esp;&esp;如此一来,又导致了另一种更关键的变化……
&esp;&esp;那就是大苍历史上,首次有了就业这个概念……
&esp;&esp;只要你肯出力,只要你有一技之长,你就能找到能做的事,不再局限于一亩三分地,百业开始兴旺,民众从单一的种地模式大踏步走向各行各业。
&esp;&esp;最后一个变化应运而生,那就是地租急剧下降!
&esp;&esp;不降不行啊,民众有了其他的选择,那些大地主也就失去了制约他们的本钱,你地租高,不好意思,我不种了!我干其他的营生也能养活自己!
&esp;&esp;倒逼地租下降!
&esp;&esp;第879章 毕玄机带来的大隅消息
&esp;&esp;曲州最先扇动蝴蝶的翅膀,地租从六成、五成一路急滑,到了两成,甚至是丧心病狂的一成!
&esp;&esp;种地的人开始有了活路,失地的人也有了活路,唯一的受损人,大概就是那些大地主,但是,时代大势面前,昔日纵横乡里,一手遮天的地主,已经化身滚滚洪流之中、历史车轮之前的矢车菊……
&esp;&esp;这些大地主自然不甘心束手待毙,他们联合起来上知州府,找知州哭诉。
&esp;&esp;林佳良耐心地接待他们,脸带笑容倾听他们的呼声,等众人说完,林知州问了他们一个问题……
&esp;&esp;农民强种你们的地,本州可以办他们,但农民不种你们的地,请问犯了何法?
&esp;&esp;众位地主面面相觑,答不上来。
&esp;&esp;地主群中一个读书模样的人站出来言:自古以来,以农为基,奸商乱政,如今大苍,商道横行,国将不国……
&esp;&esp;洋洋洒洒一大篇,其中夹圣言无数……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