汗,临出发前连喝两碗冷水。结果,距离郡署南门一半距离他都没走到,肚子就疼了。自己的身体自己了解,上一次茅房估计不够,就没往旁边的吏曹去,还是回的兵曹。
要不说无巧不成书呢,王恬在王葛那呆了一上午,早想解手,兵曹史不在廨舍,他还能拿着火药爆竹去练武场么?先上茅房再说。
于是,和明拓一前一后,遇上了。
就俩坑。
王恬嫌臭,急着演示完火药威力离开,偏偏引线燃到封口那块后没动静了。怎么回事?应该是他路上哭,擦泪后把引线浸湿了。
“这个不好,我去换一个。”
当时王恬想,留下竹管肯定不行,拿走显得防备对方,也不好。
他装着不小心把竹管踢进粪坑,边说着“我很快回来”边往外跑。前脚刚出来,就听见爆竹炸了,然后他看到明拓欲哭欲怒、半怔半惊的大花脸。
“肯定是他抻脖子扒头,往我那坑里瞧!”王恬给刘清讲时,忿忿之心仍跟明拓踹他时那么强烈。
笑完这件事,也到吏舍了。
王葛没歇,打算对翻车的几种改良法直接制模,因为怎么改基本已想好。
杂物屋里有些裁衣剩下的零碎布料,她拿出来,邹娘子上下打量她,问:“衣裳刮破了么?”
“没有。我要缝个布风车。”
早在汉朝,不仅有扬谷糠用的机械“扇车”,巧工丁缓还发明了“七轮扇”,一人便可驱动七轮扇,用来夏季驱热,更别提孩童玩的木制、竹制的小风车。王葛在会稽郡常见货郎售卖彩色风车,襄平倒是少见,不过肯定有,少见是与她不大出门有关系。
果然,邹娘子笑着说:“想玩风车了?我还记得幼年时,我阿父故意把轴楔紧,我得使好大劲才能吹动风车,吹的腮疼。”时光真伤人啊,老宅早翻新,风车不知道扔哪去了,早知道该留着的,又不占地方,以至于现在回忆,心里多了块风车的缺失地。
赶在天黑前,王葛把风车缝出来了,跟邹娘子见过的不一样,这个风车以六块立式的木制“]”形状,绷了布片拼组,中心的竖轴在底部延长出来一截。
这是风车?轴跟六片布板固定在一起了吧?这怎么吹?邹娘子不解。
次日,王葛早起,趁天色将亮不亮,先练半时辰的二禽戏,然后和邹娘子一起去庖厨吃早食。
主管膳吏主动迎上来:“王匠师来了。”
正吃着,又一吏端着陶碗过来:“王匠师难得来,这是我用秘方酱拌的芥菜。”
王葛一尝,嗯?有蟹黄的味道!
烧火的吏从灶屋露头,喊道:“王匠师,我们都换新灶了,有风箱真好,想要大火就大火,煮汤蒸饼都快多喽。”
这顿饭吃的,王葛嘴都笑酸了。
辰正,开始做事。
昨天的布风车延长出来的轴,需要在其上加装一个卧式木轮。这个木轮跟翻车横轴末端的立式木轮形制、尺寸全部相同。轮的图她画了出来,十二根辐条,每根辐条均探出轮辋(轮外周)一截,起到的是齿轮结构“齿”的作用。
轮毂(轮中间穿轴的孔)的孔径比轴径长,才能令上方的风车旋转自如,所以得在轴穿过毂的上、底位置都楔个薄木块,做挡头用。当然,这些结构和法子全是按模器制作来说的。
为保证模器运作时稳固,王葛在毂的周遭凿十个孔槽,辐条全以榫头方式插接进轮毂。至于轮辋也不麻烦,她不时比对位置,刻出四块弧形木料,每个弧上挖三个孔,分别楔进辐条,组成完整的圆辋。
两个木轮都制好后,已是午时。
王葛顾不上吃饭,继续削制立式木轮的轴。同样的,为了让轴在轮毂内自如得转,且轴不脱落,轴穿过毂的左、右位置也各楔一块格挡。
好了。
当邹娘子以为王葛终于肯吃饭了,王葛又开始在筐里翻找木料。找到一块最小的茎状料,削成“丫”形支架,架住的是立式轮的横轴。轴出来支架的末端,坠个系了小石头的麻绳,起平衡立式轮重量的作用。
将卧式轮对准立式轮,试验它们可咬合、相互拨动后,把风车整体竖着扎进对应位置的泥土里。
“阿姊,你拨动风车,试一下。”
轮辋(wǎng):轮外周的圆框。
轮毂(gu):轮子中间穿轴的孔。
329 翻车三改良
“拨就行?”邹娘子问,确定不是用嘴吹后,她按王葛手指示意的顺时针方向拨动了风车。
竖状风车、竖轴、卧式轮相互间楔得牢靠,相当于一体,因此卧式轮也顺时针转起来。
立式轮的安装位置,在卧式轮的右侧下方,以辐条交错咬合。于是,随着卧式轮一圈圈的顺时针转动,立式轮朝后一圈圈的旋转。
同样,因为横轴楔接的很紧固,横轴自然跟随立式轮一圈圈的向后滚转。右端维持平衡的石头坠受摩擦力,被提上去、垂下来,提上去、垂下来,稳妥的平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