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想一大早就出发到扬州去的,但苏俊峰的父母特别客气,一再邀请李远方带王梦遥到他家去吃午饭,李远方以着急回家为由,总算推了过去。但他们还是让苏俊峰送来了许多南京城的特产、桂花鸭之类的一大堆东西。苏俊峰来的时候已经是八点多,再向李远方介绍了一下扬州和附近的各个旅游景点的情况,等到李远方实际出发的时候,九点钟都过了。古诗中有“京口瓜州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”的说法,钟山就是南京城,京口和瓜州是南京下游不远处在长江两岸隔岸观望的两个渡口。瓜州在江北,往北不远就是扬州,京口在江南,往南不远处就是镇江。没有长江大桥的时候,瓜州和京口两个古渡是连接长江两岸的重要地点。李远方计划先从南京到扬州,然后由瓜州过渡到京口而到镇江,再从镇江往南去。南京城在江南,而扬州城在江北,要从南京到扬州去,李远方又过了一次南京长江大桥。没有了各色彩灯的粉饰,白天看来,南京长江大桥更是残破,整个大桥的颜色显得十分灰暗,给人一种英雄迟暮的感觉。晚上看着还算比较漂亮的浮雕,因为年代已经非常久远,雨水长期冲刷的缘故,在冬日的太阳光下有种惨白的味道。桥面上的路也是坑坑洼洼的,而且过几步就有一个限制速度用的突起,给行车带来了许多不便。不过残破归残破,那么长的一座大桥,桥面离水面都有一百来米,还是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她的宏伟。王梦遥本来想趁白天的时候在大桥上拍点录像和照片的,但这样老旧的大桥却让她很失望,只在李远方的建议下,到了桥北的时候拍了些大桥的全景,就算是留过纪念了。一条长江从地理上把中国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,但在江苏省境内,长江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地理分隔这么简单。虽然在南京这一段,长江也不过是数百米宽而已,但过了长江,气候的变化非常明显,连气温都突然之间低了好几度。长江的分隔,造成了江南和江北气候条件的不同,江南当然还是鱼米之乡,而江北,往往却是苦寒之地了。仅仅是隔着一条看上去不是很宽的长江,却造成了“江南橘,移江北,变成积”的现象,不管是自然条件还是经济条件,都有明显的差别,所以好多江南的人都很看不起江北人,称之为“江北佬”而扬州在所有的江北城市中却是一个特例,被称为江北的江南,扬州人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城市地在江北而失望过。在历史上,扬州是个非常繁华的地方,在她的全时期,其繁华程度远远超过南京这个古称金陵的“六朝金粉”的古都。无论是“腰缠万贯,骑鹤下扬州”这样的说法,还是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这样的诗句里,都充满了对扬州城的向往。扬州城的一时繁华,和她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。扬州南靠着长江,西靠着洪泽湖,东边有几条水道和大海相连,而且是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。往东可以出海,往西可到湘鄂川渝等地,向北直到北京,向南可到杭州。在水运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时候,扬州是连接整个中国东西南北的关键节点。此外,扬州在历史上还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。唐朝的时候,鉴真大师东渡日本,好几次都是从扬州出发的,现在扬州城北的平山堂,还有鉴真大师纪念馆和一个鉴真东渡纪念碑。到了近代,当运河的作用逐渐被铁路所代替后,扬州城就从繁华走向了衰落。目前扬州不仅没有铁路通过,连机场都是没有的。不再是交通要道的扬州,就像所有因地理位置而兴起的城市一样,也因地理位置的不再重要而没落。但是,尽管扬州城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,因其繁华的往昔,仍然是个非常美丽的城市,值得所有路经的人驻足停留。从南京到扬州,近年来新建了一条高等级公路,快车行去,一个多小时就到了,李远方现在就走在这条路上。因为时间很紧,一路行去,除了在停留一次买了些漂亮的雨花石外,李远方基本上是全速前进。而且,到了扬州以后,也将是直奔目的地而去的,看完就走,不能误了行程。王梦遥到扬州去,最想看的只有两个,一个是琼花,一个就是二十四桥了。琼花是一种复花,是扬州地区特有的一种奇花,许多白色的小花簇在一起,合成一朵特别大的巨花,长得非常漂亮。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,在那些所谓的几大名花的排名上,从来没有它的位置,而且所有的与扬州旅游有关的宣传资料中,也很少会提到琼花。可能是因为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,琼花往往会和“亡国”二字联系在一起吧。据说隋朝之所以会亡,都是因为隋炀帝要到扬州看琼花,一路上劳民伤财,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所致。王梦遥小时候看说唐,对琼花的印象特别深。不过因为琼花的花期在三月,而且琼花不是常绿树,现在去了,看到的只能是光秃秃的枝条而已。真想看的话,恐怕只有等到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的时候了。如果说扬州有什么东西和文化的关系最大的话,无疑就是那座二十四桥了。连王梦遥这样对文学没有什么兴趣的人,都是从古诗词里知道二十四桥的,无论是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”还是“二十四桥犹在,波心荡,冷月无声”都让王梦遥对二十四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但在从南京出发前苏俊峰的解说中,二十四桥所在的瘦西湖公园的代表建筑并不是二十四桥,而是一座仅仅只有四百多年历史的“五亭桥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