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堪之于是转回头继续盯香炉。
王适安对虞堪之视若无睹,信步走至崔衍昭身旁坐下,把一条装着信纸的绢袋递给崔衍昭,道:我方才得到消息,燕国与夏国联合,欲自寿阳犯界。
崔衍昭从带中取出信纸,大致扫了一眼后,转头看向王适安,你要走吗?
提到打仗,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王适安。
崔衍昭有些不舍。
他可以和王适安一起去,但是不能不考虑崔析。带崔析吧,战场对崔析这样一个半岁都没有的小宝宝太过危险;不带吧,把崔析单独留在建康同样很危险。
想来想去,他只能留在建康陪崔析。
王适安:濡须口的将士方经训练,派遣他们顺流而上支援边境便足够了。
他对崔衍昭分析:燕夏龃龉已深,不可能诚心合作。若他们真心攻打江南,夏不会允燕借道寿阳,燕也不会借道夏国。不然若取得战果,又当如何分配?我看他们南下不过顺便,真实目的在于探对方虚实。
崔衍昭觉得王适安说得有道理,但他倾向求稳,所以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:以防万一,用不用再调人?
陛下!
本来坐一边假装不存在的虞堪之突然离席跪地。
臣愿带队前往濡须口,与当地将士一同作战。
为表哥解忧,就当是弥补他这次的错误了。
崔衍昭望向王适安。
王适安不以为意:多一人少一人并不影响大局,此事由陛下决断。
崔衍昭于是对虞堪之道:战场危机四伏,注意安全。
表哥虞堪之没想到在他做了错事后,表哥还是这么温柔,心里十分感动。
崔衍昭也觉得虞堪之真是懂事的好弟弟。
兄弟俩深情对视。
王适安:呵。
崔衍昭收回目光,表弟既已决定,就早些启程吧。
虞堪之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多余。
虞堪之离开后,崔衍昭准备招呼王适安一起去看崔析。
王适安先他一步开口,目光灼灼,笑意促狭,阿昭说与我很好,很好又是多好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有话说:点击《汉书≈iddot;艺文志》可看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的东汉史学家班固锐评诸子十家。
夸夸
战争没日没夜地持续了数天。
这天正午, 日光正盛,投在战船上的流影不住晃动。
虞堪之背靠舵楼站立,手里紧紧握着长槊, 专注盯着前方厮杀的情况。
此番燕夏联军的领兵将领名叫郭先, 曾跟随贺兰绪四处征战, 战绩不菲,备受重用。
在土生土长的北方将领中,郭先算是擅长水战的,因而能和他周旋许多天。
不过战斗到现在, 郭先一方已呈明显的不利态势,眼看着这场战争就要结束了。
越是临近收尾,虞堪之精神越发紧绷,生怕在最后时刻出现变故。
他观看着状况,兀然站直身躯, 举槊指向前方, 大喊道:勾住他们的船,别让他们逃了!
敌军是往襄阳方向而逃,如果放任他们逃回去养精蓄锐,战事又会拖延许久,伤亡亦会增加。
虞堪之话落,一枚枚沉重的铁钩落向郭先一方的战船, 并牢牢钉在木质的船舷上。铁钩尾部均联系着同样沉重的铁索。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