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59章(1 / 2)

殿下,有臣子忍不住劝道, 眼下形势不利,再拖延下去也非上策,还是先回邺城主持大局为好。

是啊,若卫王看见殿下这样执迷,也会痛惜的。

卫王指的是卫宁,也就是卫衍的父亲。因为卫宁一生没有称帝,卫衍的哥哥称帝后也还没给卫宁追封,所以诸臣只用卫王称呼。

听臣子们提到卫宁,卫衍忽然情绪低落。

母亲觉得他丑,兄弟也拿这一点戏弄他,只有父亲不在意他的容貌,也从不拿他的容貌说事。

他敬仰父亲,想建成超越父亲的功业,难道这也不能实现吗?

卫衍手掌紧紧握着马缰。

那五万俘虏,是杀给贺兰绪看的。

几日和贺兰绪交战下来,他发现无法用正常的军事手段战胜贺兰绪。

将俘虏杀死,抛尸悬瓠城,再引贺兰绪亲眼看到。贺兰绪是重情义之人,看到后,不可能不为之心伤。

所有人都知道贺兰绪病重,但贺兰绪就是不死。

这番巨大的刺激下来,就算贺兰绪不被当场气死,病情也能再度加重。

以五万燕国人的命,换燕国失去一个君主,受损失的全是燕国,没理由不做。

他想等到贺兰绪的消息再回去,是病情加重也好,也一命呜呼也好,总要听到一个消息。

但这些人说的也有道理,邺城不能长久无人主事,他的哥哥可还是有几个子女,而母亲向来不喜欢他,一定会在邺城制造阻碍。

拖得越久,他离帝位也越远。

只是这样走总有些不甘心。

卫衍看向几人,依次指过他们,道:孤要回邺城主持大局,你们在这里多留一旬。如果燕国那边有消息,就应时而动。

鲍检照也在被留下的几个人里,不用真跟着卫衍跑去邺城,他松一口气,左右看看同样被留下的其他人,冷静领命。

夏军回师的消息也传到了崔衍昭这里。

现在和燕国订了盟约,夏国军队也已回师邺城,北方的威胁暂时消除,看上去他们也该回去了。

这几天贺兰绪已经发了国书,并遣人把贺兰宝接了回去。

夏天闷热干燥,崔衍昭有些怀念江河环绕的建康城,也有些想念太后。

一开始他和太后之间是很生疏,但时日久了,他还是能从太后那里感受到关心。他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人,不可能无动于衷。

臣参见陛下,愿陛下长乐无极。姜质来到营帐,拜见崔衍昭。

军营里一切从简,而且崔衍昭也意识到王适安的亲信对他多有不服,此时居然如此正式地行礼,让崔衍昭下意识提高了警惕。

左寓被王适安请封为丹阳尹后,就是姜质接替左寓的位置,王适安对姜质很信任,大多数时候都会带上姜质。

姜质做事,基本都是有王适安授意。

难道是有什么王适安不好意思当面对他说,而且又特别严肃的事?崔衍昭想道。

姜质正了正神色,开口道:大将军此番北伐立功,回朝后陛下打算如何封赏?

崔衍昭:

上次晋升国公的典礼因为大臣们的误解,筹备时候发生了一些小意外,以至于没有举办成功。

现在王适安的功劳已经足够封王,所以只能把晋升国公和封王一起办了。

但是这是很明显的事,也没必要特意来问吧?

崔衍昭不甚确定姜质是什么意思,道:大将军的封赏自然不会少。

他注意到姜质的表情一下变得不好看。

虽然很快又变了回来。

好像不满意他的回答的样子。

是不同意王适安晋封?

难道这个人其实是其他人安排在王适安那里的卧底?

朝堂百官的影子在崔衍昭脑海里依次闪过。

都不像是幕后黑手啊。崔衍昭疑惑地想道。

而姜质听到崔衍昭回答,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。

陛下果然忌惮大将军,并不择手段阻止大将军的晋封过程。

上次大将军在众人面前所说的陛下要立大将军为后,一是告诉他们陛下也在反对大将军晋封的势力之列,二则是以此警告陛下这样的诡计不要再用第二次。

但是显然,陛下并没有把大将军的警告放在心上,如今又想敷衍了事。

还好作为大将军贴心亲信的他,早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,及时前来询问陛下。

姜质突然大声:陛下!

崔衍昭被这突然提高的声音震了一下。

姜质诚恳道:陛下曾提出封大将军为后,臣想陛下是对大将军有情。

崔衍昭按住额头,朕

他的本意是好的,是大臣们执行错了。

但偏偏引起的后果还是落在了他的身上。

姜质情真意切:陛下,爱应当是成全啊!

崔衍昭:不是,这

姜质看到陛下竟然皱起眉头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