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绿端着木盆温水进来伺候她梳洗,一见她面色便蹙紧了眉头,“脸色怎地这般苍白?眼底都泛青了……可是昨夜又没歇好?”
沈鱼对镜自照,镜中人面容憔悴,唇色淡得几乎与脸色融为一体。她抬手轻轻揉了揉太阳穴,强自压下喉头那股不适,只低声道:“无妨,许是这几日心中记挂得多,未能安眠。歇歇便好了。”
她打起精神,任由湘绿为她梳妆更衣,薄施脂粉,遮掩倦容。
待来到前厅与家人一同用早膳时,气氛依旧凝滞,安静中只有碗筷轻碰的声响,这时,张伯匆匆进来,声音压低了,里头是掩不住的激动:“老爷!夫人!外头戒严的动静,似乎松了些!老奴方才让机灵的小厮小心去巷口探了探,听说各坊市间的关卡撤了不少,允准百姓在坊内走动了!”
这消息让寂寂了好几日的祁府终于有了一丝活气。祁闻识捻着胡须,沉吟道:“能放宽坊禁是个信号,说明最凶险的关头,怕是熬过去了。”
张伯连连点头称是。
高氏却急切追问:“那宫里呢?京郊呢?可知到底如何了?渊儿是不是也快能回家了?”
张伯面露难色,“这些地方就不是老奴能窥探到的了。不过……”他话音一转,愈发低沉,“倒是隐约听说,陆家上下,并着好些有头脸的女眷,今晨都被召见进宫了!”
“陆阁老一家?”祁闻识刚刚舒缓些的面色又骤然绷紧。高氏手中的银箸“啪”地落在碟上,声音发颤:“这、这是怎么了……会不会下一个就轮到咱们祁家?”
话音刚落,门外忽然传来一阵甲胄摩擦的铿锵之声,紧接着便是门房略显惊慌的通报跌撞而来:“老爷,夫人!宫、宫里有禁军大人来了!”
厅内众人瞬间色变。
祁闻识与祁澜对视一眼,深吸一口气,起身迎了出去。
来的是一队神色冷肃的宫廷禁卫,为首者并未入内,只站在院中,朗声道:“奉旨,传祁府祁澜,即刻入宫觐见。”
祁闻识下意识看向长子。
祁澜面色虽也有些发白,但尚算镇定,他深吸一口气,对父母点了点头,示意他们安心,便跟着禁卫走了。
待那队人马离去,沉重的府门重新合上,厅内的气氛却比戒严时更加凝滞窒息。高氏坐立难安,帕子几乎拧碎,不住地向门外张望:“只传澜儿一人……这、这究竟是何意?”
沈鱼凝望着祁澜离去的方向,心中念头飞转。戒严初松,第一时间便来传召祁澜,联想到张伯方才打探到的另一则消息,她心中隐隐有了猜测。
她走到高氏身边,“母亲暂且宽心。方才张伯不是还说,打听到陆家……一整家都被召入宫了么?”
高氏一怔,旋即恍然,“你的意思是……是为了婉儿那孩子的事?”
沈鱼点头,握住高氏冰凉的手,语气沉静:“陛下既未派兵包围府邸,只传兄长一人问话,想来事情尚未到最坏的地步。我们且耐心等待,兄长必能应对。”
祁闻识听着,连连点头。高氏焦灼的情绪也稍稍平复。
然而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,期间,外面的消息断断续续传来,坊间的戒严确实进一步放宽了,甚至有菜坊,药铺已经被允准开市,沈鱼听闻后心念微动,她深知这场动荡之下必有伤亡,与其在家中不安等待,不如行些力所能及之事。
沈鱼起身对高氏和祁闻识道:“父亲,母亲,既然坊禁已开,医馆也不能一直关门。我想过去看看,或许能帮上些忙。”
祁闻识面露犹豫,高氏更是担心:“外面还乱着,你一个女子此刻出门,万一……”
沈鱼目光坚定,“此刻正需医药,再者……”她顿了顿,声音更低了些,“眼下风波未平,天心难测,多做些事,总是好的。”
高氏明白了她的未尽之语——这也是在为祁家积攒人望。高氏最终叹了口气,叮嘱道:“千万小心,早去早回!张伯,让那些家丁都跟着!”
沈鱼点头应下,换了身利落的衣裳,带着湘绿和几名健壮家丁出了门。
街面上的景象远比听闻更触目惊心。虽然主要的厮杀痕迹已被仓促清理,但墙角檐下未干涸的暗红血迹、被损毁的门窗、散落的破损家什、以及空气中若有似无驱不散的血腥味和焦糊气,无不昭示着这里经历过怎样的混乱。偶有行人匆匆走过,亦是面色惶惶,低头疾行,不敢多看一眼。
来到南溪医馆,沈鱼即刻吩咐下去,大开医馆大门,她亲自坐镇。
眼下刚经过一场动乱,多数商铺依旧门户紧闭,放眼整个京城,敢在此刻开门应诊的医馆不过寥寥,然而戒严期间耽误救治的病患、混乱中被误伤的百姓却数量惊人。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