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很多勋贵根本就不知道何为国主,他们去了封国必然会耽于享乐,视国民如奴隶。”
&esp;&esp;“有了根本法,就可以确保他们不会做的太过分。”
&esp;&esp;“为了确保根本法的执行情况,大明要在各藩属国建立天使馆。”
&esp;&esp;“由大明朝廷派遣使者常驻天使馆……”
&esp;&esp;“使者不干涉藩属国内政,旨在监督根本法的执行情况,以及方便和大明进行沟通。”
&esp;&esp;“同样,大明也要建立一个使馆区,各藩属国派遣使者常驻其间。”
&esp;&esp;“以便于大明及时沟通各藩属国。”
&esp;&esp;关于使馆制度,这是很久以前陈景恪就和他提过的建议。
&esp;&esp;那时他刚刚掌管鸿胪寺,制定了外交规则,其中就有使馆制度。
&esp;&esp;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,这个想法就被搁置了。
&esp;&esp;现在要进行大分封了,正好拿出来使用。
&esp;&esp;“总之,大明要从政治、经济、外交、军事等方面,对藩属国进行控制。”
&esp;&esp;听完自家大孙子的话,老朱高兴的合不拢嘴,连很久都不用的乖孙都拿出来了:
&esp;&esp;“好好好,乖孙说的好啊。”
&esp;&esp;“他们的一切都是大明给的,就要全方位的控制他们。”
&esp;&esp;朱标也默默点头,政治方面有礼法,经济方面有宝钞,外交和军事方面有宗藩规则。
&esp;&esp;从四大块对藩属国进行控制,确实非常完善了。
&esp;&esp;陈景恪补充说道:“现在诸侯国数量较少,大明管理起来较为方便。”
&esp;&esp;“以后数量变多,管理就会非常不方便。”
&esp;&esp;“而且诸侯国内部难免也会有矛盾,如果全部都由大明来帮忙调解,必然会有人不满意。”
&esp;&esp;“长此以往,怕他们会对大明生出怨愤之心。”
&esp;&esp;“甚至会引起其他国家对大明的不满。”
&esp;&esp;“我以为,可以定期召开诸侯国大会,各诸侯国派代表齐聚一堂,协商各种问题。”
&esp;&esp;“有矛盾的,也可以在会议上提出,并由各国集体做出决议。”
&esp;&esp;“这样事情解决了,他们就算不满也怪不了大明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眉头一皱,说道:“如此一来,他们岂不是可以通过会议摆脱大明的控制。”
&esp;&esp;朱雄英忍不住说道:“那么多藩属国,怎么可能一条心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依然不乐意的道:“以防万一,景恪不是经常说吗,在设计制度的时候,要尽可能的避免留下漏洞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笑道:“陛下所言甚是,所以大明作为宗主国,拥有一项特权。”
&esp;&esp;“一票否决权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不解的道:“一票否决权?何意?”
&esp;&esp;陈景恪说道:“就是字面意思,会议上做出的任何决议,大明都可以一票否决。”
&esp;&esp;朱标眼睛一亮,忍不住说道:“这个一票否决权,妙啊。”
&esp;&esp;“如此,就可以确保没有人能利用大会,做出损害大明利益的决策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眉头皱起说道:“你先等等,大明若想推动某些决议呢?”
&esp;&esp;陈景恪说道:“走正常程序,在大会上提出决议,所有诸侯国投票表决。”
&esp;&esp;“超过一定数量的人同意,决议才能通过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不悦的道:“为何要如此麻烦?如果他们不同意,咱说的话还不管用了是吧?”
&esp;&esp;陈景恪耐心的解释道:“陛下,这么做有三个原因。”
&esp;&esp;“其一是安诸侯的心。”
&esp;&esp;“让他们知道,大明不会利用宗主国的身份,随意损害他们的利益。”
&esp;&esp;“其二,就是防止大明不了解诸侯国情况,制定出有损诸侯国利益的决定。”
&esp;&esp;“我知道您肯定不喜欢听这话,但诸侯国也是人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大明不考虑他们的感受,早晚有一天会众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