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有事没事就改年号,一般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有一个年号,如果改元,那一定是发生了某件大事。”
&esp;&esp;他故意反问,满脸揶揄:“有没有同学知道,那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?”
&esp;&esp;卢涵林突然想到了什么,他伸手小心翼翼戳了戳前面沈永和,无师自通了现代学生们上课讲小好的鬼鬼祟祟,他压低声音:“陛下,这里好像不是仙界诶,有没有可能是后世啊?”
&esp;&esp;坐在沈永和旁边的萧予辞回过头,真诚地问:“卢大人,你为什么要把大家都看出来的事情再问一遍?”
&esp;&esp;卢涵林:“……”
&esp;&esp;卢大人被他话里的阴阳怪气气歪了鼻子。
&esp;&esp;学生们已经嘻嘻哈哈地踊跃作答,“因为隆泰三年将百越偌大国土收入大齐疆域。”
&esp;&esp;沈永和:“!”
&esp;&esp;“因为隆泰三年,大齐北击突厥,东征回鹘。”
&esp;&esp;沈永和:“!!”
&esp;&esp;“因为隆泰四年,南部小国于阗并入齐朝,大齐正式开始对外拓张版图的第一步。”
&esp;&esp;沈永和:“!!!”
&esp;&esp;救命!我好厉害!
&esp;&esp;百官们也震惊了。
&esp;&esp;隆泰三年,这不就是今年吗?
&esp;&esp;他们今年做了这么多事?他们好厉害!
&esp;&esp;搞了半天,原来奉平就是他们的陛下,那延熙就是陛下的儿子。
&esp;&esp;聪明的大臣已经开始算自己的年纪了,陛下年轻,但是运气好的话,他们或许还能摸一把盛世的影子。
&esp;&esp;这时候就很羡慕萧予辞了,他比当今大不了几岁。
&esp;&esp;百官们在心底叹了口气,但很快又振奋起来,眼巴巴看着夫子,希望能听到自己的名字。
&esp;&esp;沈永和却觉得有些奇怪。
&esp;&esp;他固然也为自己未来一年内做出的成就感到兴奋,但到底难免有些惶恐。这样大的天命,这样耀眼的功绩,真是他能在一年内做出来的吗?
&esp;&esp;而且他了解他自己,即便他真的做到,以他的性格也不会太张扬,为了庆祝改年号不像他能做出来的事。
&esp;&esp;他说不定还觉得“隆泰”两个字吉利得不行,死都不改。
&esp;&esp;所以,他为什么会改年号呢?
&esp;&esp;刚上大一的学生活泼又闹腾,老师也笑眯眯看着他们,附和着玩笑:“是是,你们说的都有道理,反正不可能是因为昭文太子逝世。”
&esp;&esp;沈永和:“???”
&esp;&esp;他儿子死了?
&esp;&esp;可是他儿子今年才刚出生啊,他怎么可能这么早立太子?
&esp;&esp;而且“昭文”这两个字,可不是一个一岁小儿能够担得起的。
&esp;&esp;老师敲了敲桌子,止住教室内因为这个名字突然激动起来的喧嚣,“知道你们都喜欢昭文太子,沈明烛生平事迹作为必考考点,老师相信你们都很清楚,但是我们今天这堂课的重点是奉平、延熙两朝的文治。”
&esp;&esp;教室里热火朝天的氛围稍微止了些,但不多。
&esp;&esp;沈永和听到坐在他旁边的一个学生嘟囔:“没差,反正都和小明有关,我们昭文大帝就是最厉害的!”
&esp;&esp;说到后面就与有荣焉起来。
&esp;&esp;沈永和震惊。
&esp;&esp;沈明烛?大帝?朕的江山被篡了?
&esp;&esp;不对啊,刚刚不还说只是太子吗?
&esp;&esp;这都已经足够让他诧异了。
&esp;&esp;他当然记得沈明烛,不算对手,多少算他继承皇位路途中为数不多的绊脚石。
&esp;&esp;手下败将,他也不想多说,但沈明烛早就被父皇从宗室中除名,连皇子都不是,更何况太子?
&esp;&esp;再说了,“昭文”这两个字,他怎么配得上。
&esp;&esp;“隆泰三年,连通九州的不息大运河最重要的一段——平淮河道开始动工,此后历经三朝,合共百年,先后七任主理官将毕生仕途、心力全都花费在这上面,任群山巍峨连绵,不曾挡住他们的脚步。这是民族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水利工程,也是人类对自然改造中的一大奇迹,说是与神明比肩,也不为过了。”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