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纲心中同样有怨气,只是这份怨气更多是哀其不争。本来想开口劝劝这位老朋友,可话到了嘴边,怎么也说不出口。想说以后会好起来,可现在的朝廷哪里看的到一点希望,以后又如何能好起来。想说几句大道理,却发现朝廷现在哪有道理,已经是不仁不义占齐。就连民心,都站在了叶国师一边。走在大街上,和百姓聊起朝廷的事,聊起官家的事,多是一副不屑的样子,甚至有仇恨。可聊起那位叶国师,却个个仰慕钦佩。若是别人这么做,免不得要说这人沽名钓誉。可叶国师不是。叶国师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了不少事。现在叶国师名望高了,以前的事自然也被翻出来。这一翻,更是不得了。从打虎为民除害,到收留流民,救济乡里,再到后面剿灭梁山匪徒。之后为郓州祈雨,造福一方百姓。金人打来,国难之时,挺身而出,一把火烧退金人十几万。再之后,便是在金国腹地血战一年,支援太原,千里挺近汴梁破敌。这个人身上,找不出什么毛病。唯一值得说说的,就是老君观附属的巨大田产和围绕老君观生活的几万人。这些人眼中,老君观和叶霄的话,比朝廷的话更重要,更有分量。说难听点,老君观这么做是无视朝廷,有造反的嫌疑。可实际上,老君观的田产是陛下亲自批的,免税。而且免掉的那些税,老君观既没有用来卖,也没有囤积起来,而是给了那些流民丰厚的待遇,再用剩下的粮食,救济那些因为战乱流离失所的人。这种行为,非但不能说有问题,甚至可以说是大功德一件。比起那些囤积粮食,大发国难财的地主豪绅,家族巨富,叶霄的这种行为,堪称楷模了。事实上,叶霄这么做,最不满的也是这些人。毕竟,叶霄救济流民,不光管饭,还会安排工作,算是彻底掐死了那些想把粮食卖高价的心思。对他们来说,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矛盾。利益对他们来说,是实实在在凌驾于一切道德之上的。叶霄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,农民种地,够吃,而且能吃好,还有余力让更多人吃好。可这天下大部分人,却连一日三餐都没着落。不是他们不努力,奈何那些吸血鬼贪得无厌。他们恨不得从这个社会的底层压榨出所有的油水,就连骨头都要榨成渣!有了对比,原本已经习惯的重税和那些地主豪绅的压迫,就变的难以忍受起来。为什么别人干同样的活,日子会比他们过的好?不知不觉间,大家的心态发生了变化。……叶霄自汴梁一战后,便带着义勇军来到了杭州。如今的杭州来了大量的达官显贵,再加上大量的禁军里里外外的进出,若是不知底细的人来了,非要把这里当做大宋的京城。
至少目前,名义上的京城还是汴梁。汴梁还没丢,这么快迁都,面子上毕竟不好看。至少等杭州这边准备的差不多了,慢慢将汴梁边缘化,最后以汴梁是前线,太过危险不适合当首都为借口,迁都杭州。赵桓也好,赵佶也罢,都只想着保着自己的小命,继续当个逍遥皇帝。金人打来汴梁,他们就会去金陵,打来金陵,就会想着去杭州,等打来了杭州,他么只会继续退,直到无路可退。叶霄并不在乎朝廷那帮人怎么想,也不在乎他们要做什么。现在大义在他这边,有很多事他想办,没人能拦得住。“老君观周边建的镇子规模越来越大了,很有活力,很繁荣,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。”“第一点就是规划混乱,一开始我们预估的规模和现在的规模完全不是一个量级。”“因为北边战事不利,来南方的流民太多了。”“镇子的规模扩大了好几倍,生活条件也差了很多。”叶昊见到自己的大哥,有一肚子的话要说。镇子现在确实有些问题,但叶霄对自己弟弟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。“你已经做的不错了。”“突然接手这么大的事,你适应的很快。”叶霄鼓励一番之后,让叶昊拿来了记录镇子各项事物的卷宗,仔细的看了一遍,叶霄拿出了其中几份。“首先是人口问题。”“这个镇子是我们从荒地之中开出来的,可以说是从零开始。”“基础的设施一定要有保障。”“南方雨水多,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排水和卫生问题。”“不然住在这里的人很容易生病,而且滋生的蚊虫会让疾病传染的很快。”“若是不能现在解决这个问题,以后要投入的钱和精力会比现在大的多。”“排水问题简单,足够的排水渠,利用地势高低,将雨水快速导入附近的河湖。”“卫生问题比较麻烦,目前只能通让人集中收集马桶,集中处理,垃圾专门圈定地点倾倒。”“这些集中起来的垃圾,可以多花一些钱,拉到远处填埋,马桶中那些东西,可以专门挖硝田,多余的用来堆肥。”“硝田怎么造我会详细写下来,很简单,挖一个地窖,用石灰和水很快就能完成。”“堆肥的方式,那些种地的好手就懂,但是大规模堆肥该怎么做,就要让他们去摸索了。”“如果能找出一条有效且高效的办法,不要吝啬奖励,对镇子做出贡献的人,要给他应有奖励。”“奖励不光是钱,还可以进行表彰,向全镇进行公示。”“这样,大家就会自发,积极的想着为镇子做出贡献,为镇子办事的时候,也会更认真。”“具体怎么执行,召集镇子中擅长做这些事的工匠一起商量。”“你负责把控大局,具体的事,交给专业的人去做。”“你需要的是用好这些人。”叶昊点了点头。“我明白了。”“之前我总觉得,要想
BL耽美